智库成果

理论素养是青年干部的“过硬”本领之基

作者:李骏浏览:时间:2022-03-08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年轻干部要“练就过硬本领”,在这些过硬本领中,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都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要求青年干部加强理论学习。那么,为什么强调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这“三问”,理应成为青年干部的灵魂之问。

理论素养对于青年干部为什么重要?理论素养既是青年干部锤炼党性、坚定政治信仰的基石,也是指导实践的必要武器。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人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革命运动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则是打破“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言论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传播者与践行者,在领导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曾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如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指出“普遍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指出“现在国内战争已经基本上结束,党正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复杂任务,全党有系统地学习理论,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加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没有几百万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于全党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不行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如今,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新征程,青年干部如何实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将理论学习放在青年干部练就过硬本领创新作为的首要位置,因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而理论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当前有些年轻干部理论功底还不扎实、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导致对党的政策方针领悟不够、把握不足,在处理实践问题以及应对疑难复杂问题时,经验不够足、办法不够多、思路不够宽,推动发展的动力与能力不足。

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应包含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是理论素养的核心所在。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成立的,自成立后,又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如今又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和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不懈努力。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必备素养与基本素养,它是其他一切理论素养的基石。其次,青年干部要与时俱进及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精神内质,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任务等基本问题,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理论与政策;既是结合中国实际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理论,又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于这些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创造出的创新理论,青年干部必须刻苦钻研、深刻领悟。第三,青年干部的理论素养还应包括对理论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学而不会、学而不用是理论素养不够完善的典型表现。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第一”的理论素养,特别是对缺乏实践与实战经验的青年干部,更应当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本领与能力。

青年干部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首先是研读经典。“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应当作为青年干部的案头“宝典”,不仅要常学,而且要“深学”,反复研读、悟透原理。此外,各门学科也都有自身的经典理论,青年干部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领域和需要进行研读,在研学过程中应具有跨学科的视野。不仅要主动向专家、行家请教,还要组织或参加理论研讨会进行交流,不断提升对理论的领悟力。二是全面而系统学。学习理论不能断章取义,必须全面系统并融会贯通。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政治经济学原理,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都包含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等多个层面与维度的内容,只有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才能很好地把握其精髓内质,从而真正掌握与运用理论。三是联系实际学。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深入,以及国际局势、经济形势的多重变化,学术界与社会各界出现了从“历史间距”和“空间差异”视角否认马克思主义等经典理论的现象,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解读当前社会现象与经济规律。然而事实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不会过时,是因为其始终都联系实际,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能够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不断加以完善充实,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证明,任何理论,都需要联系实际学、结合实践研究,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互为促进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四是多种形式学。理论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首先可以充分发挥专题讲座、读书研讨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传统学习形式的优势,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参观红色实境课堂等较为鲜活生动的形式开展渗透学习,当下青年干部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领悟力,采用多样化立体式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青年干部的迅速成长,青年干部掌握了理论素养这一过硬本领,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类型 发明人
所属单位 授权时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