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旅游资源丰富基础厚实,但旅游开发“重南轻北”,资源整合尚存不足;旅游业受疫情影响敏感,在间断中波折前行;纾困政策及时发力,江苏旅游呈现明显复苏。后疫情时代旅游业运行具有新特点:旅游方式发生变化,国内游周边游成为首选;游客偏好发生变化,慢休闲高品质更受青睐;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增效益促升级甚为迫切。为此,建议硬件与软件并重,有效整合全域资源;防控与复苏兼顾,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线上与线下结合,优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多元和跨界融合,激活高附加值转化空间。
受疫情多轮反复和局部地区发散的影响,江苏旅游在努力复苏和间断停摆中波折前行。5月31日,跨省旅游“熔断”机制实施精准到县,旅游市场呈现回暖态势。2022年暑期即将临近,如何抓住暑期旺季,满足以周边游为主的国内旅游需求,提振后疫情时代江苏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现实问题。
一、江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一)资源丰富基础厚实,重南轻北有待整合。江苏省地处我国沿海中部,历史悠久,贯通南北,自然资源丰裕,人文底蕴浓郁,旅游产业基础厚实。江苏拥有5A级旅游景区25家、4A级景区超100家,居全国首位;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2名,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但江苏不同地区经济、交通条件差异较大,旅游开发“重南轻北”,资源整合尚存不足,产业潜力有待挖掘。全国共有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苏仅有5处且绝大多数位于苏南地区,而浙江拥有的数量高达20处。
(二)受疫情影响敏感,在间断中波折前行。旅游业因人员集聚性、流动性、接触性等特点,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更为敏感。寒暑假、春节小长假、五一和国庆黄金周等,原本是旅游旺季;但疫情的多轮反复和局部的地区发散,造成江苏旅游在努力复苏和间断停摆中波折前行。2020年初的疫情爆发,使得旅游企业在春节小长假处于停业状态;2021年夏天发生在南京、扬州等地的本土疫情,又打乱了江苏旅游业奋起直追的步伐;2022年初,各地疫情多点发散时有发生,3月份长三角地区疫情再起反复,特别是旅游名城苏州,半年时间经历了三轮疫情,成为江苏抗疫主战场。
(三)纾困政策发力及时,江苏旅游复苏明显。2019年,江苏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4321.6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8.8亿人次。疫情爆发期间,受到航班取消、客运受阻、景区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人员流动管控等影响,旅游业收入大幅减少。2020年江苏旅游总收入仅为8250.6亿元,同比下降42.4%;接待境内外游客4.7亿人次,同比下降46.3%。2021年江苏旅游总收入为11672.7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7.07亿人次。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纾困惠企政策助力旅游复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出台“1+6+18+12+8+16”系列政策,有效对冲了疫情的影响。2020年江苏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恢复程度分别高出全国5.9个和19.6个百分点;2021年江苏两项恢复程度分别高出全国23.3个和28.5个百分点。
二、后疫情旅游业的新特点
(一)旅游方式发生变化,国内游周边游成为首选。疫情前我国旅游业的特点是:先外地后本地,先发展出入境游再发展国内游。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出入境旅游受到较大限制,跨省旅游常有“熔断”,旅行主要方式发生变化:由出入境游转向国内游,国内游又更加集中为短途游、周边游;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自驾出行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热门选择。根据2021年国庆假期的国内旅游数据显示,游客的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其中,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往年缩减71.7公里,减少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往年缩减1.1公里,减少7.75%。“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都市休闲、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
(二)游客偏好发生变化,慢休闲高品质更受青睐。疫情前我国旅游业的特点是:先旅游、后休闲,当地景点以旅游观光为重而轻休闲娱乐。疫情后出游机会明显减少,旅游时间也有所缩短,利用长假的长途旅行计划更多地被利用周末的短途旅行所替代。被压抑的旅游消费需求在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往往会追求单位次数下服务的高品质;调查发现,疫情后游客对单位时间内的消费档次需求有明显上升。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99.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5.14元,同比增长16.2%。同时,疫情唤醒了民众的健康养生意识,休闲娱乐类的内容将更受青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康养类旅游热度也有所提升。
(三)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增效益促升级甚为迫切。江苏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不平衡、供需不适配被疫情所放大,行业面临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经营压力与转型动力并存,及时把握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快速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增效益促升级是旅游企业的首选出路。疫情后涉外旅游业务受限,从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相关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传统和著名为特点吸引外地旅客的老牌景区,如果能够果断灵活应对旅游方式、旅客偏好的变化,就有可能逆势而起。南京玄武湖公园2021年游客量约1300万人次,仅为2019年的六成,其中外地游客占比骤降;但2021年自营收入近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其关键在于对市场定位的迅速调整,针对本地游客的核心服务群体,开发了“水上文旅+体旅系列”、“夜经济”、“观鸟游船专线”、“儿童探险乐园”等新业态、新产品和新项目。
三、提振江苏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硬件与软件并重,有效整合全域资源。深入贯彻全域旅游概念,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持续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完善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快进慢游”交通工程、提供全域导览便民服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自然、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在“吃住行、游购娱、险奇情”等方面丰富内容体验;打破传统景区“缺失实质性内容和差异化定位;观光旅游产品多、休闲体验游产品少;硬产品多、软产品少;美景多、文化内涵缺失”的瓶颈。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创建工作,以创促建,完善申报、推荐、验收、跟踪考核机制;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实现区域资源的空间联动、相互赋能,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全域旅游知名度。
(二)防控与复苏兼顾,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旅游业的发展深度依赖稳定的环境和积极的市场预期,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连贯性对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影响极大。在兼顾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旅游业务,是提振旅游业持续复苏的有效保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始终存在,近期跨省旅游“熔断”机制调整提出了精准防控的更高要求。首先,应加强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和管理,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做好室内场所、物品和环境等消毒工作;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严格游客入园扫码登记、测体温、佩戴口罩等行为规范。其次,按照“谁组织、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压实旅游业企业主体责任,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做好游客招徕、组织、接待等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旅行社组团旅游的行前管理、行程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应急处置、保障措施等事项。第三,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5G、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提升防控、流调、检测、救治和管理等工作能力。
(三)线上与线下结合,优化数字化服务能力。鼓励数字科技全面融入旅游产业,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旅游供给和旅游消费方式,促进旅游商业模式的改变。通过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行业管理部门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引导供需匹配,整合旅游资源,有效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一方面能更高效地获取用户、运营用户、转化用户,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方式组织运营阵地、沉淀品牌资产,不断创新产品、保障服务体验。通过“云参观”、“云剧场”、“云展览”等多种“云”模式,既可为居家旅游提供线上平台,又可为线下旅游提供有效推广。应加快智慧景区的建设,优化景区管理,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推进在线预约预订、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非接触式服务;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通过数字展览馆等建设,优化娱乐休闲体验。
(四)多元和跨界融合,激活高附加值转化空间。旅游产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受益环节多、覆盖面广的领域,通过门票免费或折扣政策可以唤醒游客压抑的消费需求,通过多元发展、跨界融合、拓展产业链可以提供增值服务,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应从单一的门票经济转换为多元化的旅游经济,树立“文旅+”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卫健、体育、会展、科技、工农业、水利与文旅的融合发展;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包括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农副产品和纪念品销售等行业;升级农村旅游层次,催生乡村民宿设计、建设、融资、运管、培训、用品、餐饮、营销等多种服务业态。推动“文化+演艺+休闲+夜景”的旅游消费模式,丰富夜间游览产品,创办和提升一批夜游主题活动,推出夜晚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和夜游精品线路;依托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载体,提升餐饮老字号、名小吃、深夜食堂等品质,优化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提高夜间购物商场、步行街等服务质量,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