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民生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实现腾飞的关键。建设系统完备、高效智能、绿色低碳、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有利于拉动有效投资、挖掘内需潜力、促进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就业、增强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能力。
一、江苏省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上升,以及投资回报率下降。江苏省积极靠前谋划投资项目,扎实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随着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探底企稳、低位回升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实现正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贡献明显,大项目拉动作用增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
上半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苏南和苏中地区回升态势好于苏北,苏南、苏中地区同比分别增长1.5%、4.7%,较1—5月分别回升0.3个、0.4个百分点;苏北地区同比增长5.1%,较1—5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2%,其中,4月份下降5.2%,5月份转为增长1.7%,6月份增长4.3%,增速环比回升2.6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投资实现正增长
为落实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各地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从土地、资金、服务等多维度保障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3%,比1—5月、一季度分别加快4.7个、8.6个百分点。其中,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增长1.7%,5亿元以上增长3.2%,10亿元以上增长3.8%。分行业看,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贡献明显,分别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1.2%、1.1%和0.7%。
(三)聚焦产业链,高技术产业投资稳步提升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供应链体系。江苏省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力度。上半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9%,高于全部投资8.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4%、2.1%。高技术产业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7.9%,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通过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有效地带动了产业机构的高级化和柔性化,有助于提升产业体系的韧性。
二、江苏基础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
(一)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投资多元化不足
今年上半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7.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2.1%,民间投资增长2.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投资以国有企业为主,外商投资和民营经济投资不足。即使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外资萎缩,但是民营经济投资不足的问题依旧比较突出。由于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存在,市场需求乏力、产能过剩仍较重,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民营企业不知道向哪里投资导致投资意愿下降。此外,民营经济发展遭受市场需求不旺、成本上升较快的压力,资本、土地等市场要素成本过高及各种投资税费支出加大,民营企业作为规模小、投资资本低的特点决定了投资成本压力上升造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意愿萎缩。
(二)投资行业传统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足
今年上半年,江苏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工业部门同比增长10.6%.其中采矿业增长201.4%,制造业增长11.4%。可见目前江苏省的固定资产投资集中在能源性行业和传统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且大都以知识产权为主,而如今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和交易体系尚不健全,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转让或引资均受影响,导致缺乏足够担保抵押物,且规模小,满足不了现有银行信贷投放条件要求,大量中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只能在银行信贷大门外徘徊。
(三)投资以传统业态为主,数字经济业态投资不足
目前江苏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等传统业态,对于数字经济领域投资不足。数字化的技术、商品与服务不仅在向传统产业进行多方向、多层面与多链条的加速渗透,即产业数字化;还推动诸如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等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即数字产业化。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必须要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做出引领性贡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
三、勇挑大梁、以新兴产业投资提高基础建设效率
(一)灵活运用产业政策,保持基础建设效率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江苏省多个领域的基础建设已经较为完善。部分领域甚至出现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产出低于私人生产性投资的边际产出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需要调整基础建设投资结构,降低对传统行业的基建投资。在经济增长的三叠期,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地扩张基础设施投入是可取的。针对江苏省目前的基础建设现状,可以对部分地区进行改造性投资,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聚焦数字经济,加大新基建投入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增长极:2005年到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4.2%提升至38.6%,稳居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江苏省要抓住本轮数字产业革命的契机,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建设投资。
结合《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在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下,重点推进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具体包括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等等。
(三)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投入,构建城市“立体网络”
中国正在步入城镇化的“下半程”,建立更加高效立体的城市结构是吸引人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居民幸福感的关键。江苏省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加大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投资。通过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实现城市运行态势监测、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统一指挥调度的数字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非现场监管、移动电子执法和风险预警模型等现代化管理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数字社区和智慧乡村计划,双向推动城市的“立体网络”。一方面,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商务向社区延伸,提升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能力,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乡镇、村落延伸,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