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鲜明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达到“富裕”,又要兼顾“共同”。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地区之间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不一。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共同奋斗:一方面,幸福生活只能来自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应肯定辛勤劳动、创新创业,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另一方面,统筹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地区机会平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要达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状态。区域协调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包含“四大板块”、“五大战略”的丰富内容,其中西部地区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促进400毫米降水线西侧区域保护发展;东部地区创新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式,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保护与系统治理;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体现了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随着战略体系不断完善实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和新特点。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逐步成熟
国民经济“九五”计划正式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日渐成熟,并上升为统领性的国家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途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不仅包含“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四个板块的内容,也涉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内容;不仅包含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也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不仅涵盖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城市群的建设,还涉及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逐渐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首先,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由2012年的21.3%、19.6%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22%、21.1%。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已超过东部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均衡,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生均用房面积差距明显缩小。第三,“老少边穷”地区实现振兴发展。革命老区经济快速发展;边境地区繁荣稳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
现阶段,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分化态势。首先,经济发展南北分化明显。我国经济总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偏向东南沿海的特征,尤其以广东、江苏和山东为代表的东部省份GDP占比较大,东北三省、中部和西北个别省份增长放缓。其次,区域内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存在差异。城市之间、区县之间因发展条件不一而增长规模和发展质量尚不同步。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浙江、福建省的4个县级市跻身大城市行列,另有24个被确定为中等城市的县级市也主要分布在东部省份。第三,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优势地区集中趋势日趋明显。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往往大于外溢效应,都市圈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同时,部分地区经济活力不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迟滞、农村空心化现象依然凸显。
三、中国式现代化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壁垒,强化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促进人员、技术、资金、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优化配置。贯彻“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治理理念,构建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机制,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经济区划体系;坚持各地宜粮则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根据各自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既支持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优势,也要帮助欠发达地区补短板强弱项;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创新区域合作方式,优化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和对口合作机制,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高区域融合互通水平。
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协同城市圈与特色小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应从以往“向乡村要土地”的外延扩张式发展转变为“向城市内部要空间”的内涵提升式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空间。科学地对产业、人口和土地进行协调耦合,形成三元(产业、人口、土地)互动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统筹不同资源条件和不同类型的地区分工定位、错位发展、协调推进。大城市要利用集聚产生的创新动能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加强区域金融、研发、物流等中心的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利用成本优势和自身特色,主动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配套上下游与周边产业,发展旅游、康养、生态、体育等第三产业,提升地方就业水平;城市群外围区域要凭借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以大分散、小集中式的区域开发模式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三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低碳技术,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含量。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既是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推动力。数字经济具有多维度、强渗透、可突破空间限制的特点,通过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各地区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不同地区发展质量协同提升。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要特别注重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倡导低碳技术和新能源发展,充分保障区域发展质量,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生态功能区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长江、黄河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和生态协同治理,通过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融合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