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成果

以教育自信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作者:李骏浏览:时间:2022-10-29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者联动既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自信的有效举措。充分认知科教兴国与教育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努力实践,方能建成教育强国。

关键词:科教兴国、自主培养、教育自信、实现路径


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安排,并对如何实现教育强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要求。总书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创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还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义,即坚持“三个第一”,同时强调了当前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意义与方式,透射出科教兴国与教育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三个第一”,强化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1995年党中央根据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而凝练出的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强调“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当时谈科教兴国,一方面是经过多年的斗争,教育兴国、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普遍共识,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来推动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亟需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因而,党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恰逢其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加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概念引入科教兴国战略框架。这一战略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即要促使长期在低位徘徊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能够显著提升,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党的十八大奠定了将科教兴国确立为基本国策的基础。之后,国家相继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定了面向2035年的15个重大科技项目和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位于七大战略之首,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实施这一战略的决心。这一时期,我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对科教事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与现实任务。

2018年,习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是永恒的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使人民过上满意的美好生活,才能实现美丽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如何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人才资源、发挥好人才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与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的第一地位,对劳动者素质提升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使之当之无愧成为“第一生产力”。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离不开科技、人才与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科技、人才与创新;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无法离开科技、人才与创新的贡献。因此,党的二十大习总书记重申科教兴国,强调“三个第一”,实际上指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时期的应当把握的发展原则,即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树立教育自信,提高自主培养质量

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与内容,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与载体。赖德胜、李廷洲指出,教育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制度,自觉地通过教育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他们还指出,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世界最大规模的、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高素质劳动力有力地支撑起世界经济强国,这些是我们教育自信的现实基础;树立教育自信是保持改革定力、稳步迈向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坚持教育自信,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批判地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主动引领世界教育潮流。这段话既指出了我国教育自信的现实基础与意义,又指明了教育自信应当遵循的原则与实施的内容。回顾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华民族形成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文以载道、以德为先、学以致用等教育理念,因材指教、宽严并济、言传身教等教育方法,无一不使我们有理由、有底气产生教育自信。而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如社会主义教育主权与属性的确立、人民充分享有的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的人才、全球教育治理中国话语的建立等,无不建构与丰富了教育自信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在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和国家的这一战略要求,至少包含了几层含义:一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首当其冲的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这一问题的精准答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社会、各行各业都是人才培养的阵地,要将这一阵地打造成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党管人才、党培人才,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为国家服务,无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而奋斗,这样的教育培养则是失败的。中国曾培养出一些顶尖人才,然而他们却选择了背叛祖国放弃国籍,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西方国家,与祖国和人民为敌。因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正确以及培养方向上的正确性。第二,“如何培养人”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布局;其次是要采取多样化手段与方式不断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与引进更多跨学科、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顶尖人才;最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第三,教育自信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思想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自信与方法自信,着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师资队伍,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才能实现自主培养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三、以教育自信促进科教兴国的实施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科技兴国与教育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教育自信的基本保障与实现途径;教育自信则是科教兴国的必然结果与发展目的。自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为推进科技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从这一视角而言,科教兴国战略无疑是实现教育自信的基本保障和实现路径。而教育自信一方面源自外在条件,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内在信心。从外在条件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使教育投入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使教育、人才、创新三位一体形成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力量。而从内在信心来看,数千年中国教育史上曾经涌现出的享誉中外的教育家,给我们留下了璀璨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创造性地提出的素质教育理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因而,科教兴国战略与教育自信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正确认知两者的辩证关系,坚持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第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科技方面要积极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科技的双刃剑属性虽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往往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过快,而法规法规仍不够十分健全完善,在这一情况下,伦理失范便会成为阻碍甚至危害社会发展的问题。如2018年发生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尽管当时已有法律条例明令禁止,但仍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如信息泛滥带来的效率的低下,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人们意志与思想的侵蚀,以及各种网络犯罪等。特别是当前一些新兴科技带来的关涉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家庭和社会关系、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科技伦理问题,已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社会风险,也极大地阻碍了科技创新自身的持续性健康发展。因而,要积极践行与遵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特别要遵循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高校作为科技伦理管理的重要阵地与主体,同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始终将培养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履行提升自主培养质量的光荣任务。

人才方面要加强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培养。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自信的主要来源,因而,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不二法宝。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反观当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偏重智育、德育,弱化体育,忽略美育与劳动教育已成为影响教育质量长足提升的主要问题,因而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下简称“三育”)。“十三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新时代全面加强“三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其中谈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到,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那么,“三育”在育人质量提升中究竟占据怎样的位置,起到了何等作用?首先,教育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能达到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目标;其次,美育能启智、育德、健体、助劳,而体育则能强健体魄、开发智力、塑造完美个性、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劳动教育则有着“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劳以创新”的综合育人功能;第三,长期以来“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教育现状引发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伦理缺失等问题迫切需要得到改变。因而,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下根据实际情况补足这些教育短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创新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习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这里明确指出了创新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当前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等五个方面的要求。除了践行这一要求,首先还应当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期待,紧紧围绕民生领域的重大需求、洞察人民现实需要发展的新态势,补足基础研究的短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第二是要“着力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把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特别是对于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投入,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开展跨界合作,形成产学研的真正协同发展,全社会共同来支持基础研究。第三,科技创新、教育自信关键在人,基础研究最根本的是激发研究主体的动力与活力。习总书记曾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因而,在激活基础研究人员创新活力方面,高校要积极鼓励最具学术潜质与志趣的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充分尊重学科特点与人才个性,用现代的大师培养未来的大师。同时,高校与社会以及创新主体个人,一定要“沉得下心、沉得住气”,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的长期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以百折不挠的勇气与智慧投身基础研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努力。


类型 发明人
所属单位 授权时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