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并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较早的省份,始终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在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构筑新发展格局的道路上栉风沐雨,勇毅前行。
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一)外贸外资提质增效
江苏省外贸依存度长期保持在40%以上,对全国经济贡献率超过10%。就贸易规模而言,江苏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3.46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5.21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位,贸易规模稳中向好。其中,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为2.93万亿元,占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值的56.3%,超过加工贸易24.7个百分点,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就双向投资而言,2021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28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6.6%,利用外资大省地位日益巩固。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0.9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82.1亿美元,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二)物流通道布局优化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长三角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叠加交汇之地,始终贯彻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通道布局。十年蝶变,铁路方面,江苏高铁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627公里增长至2212公里,跃居全国第三位;港口方面,截至2021年底,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12年19.5亿吨上升至2021年32.1亿吨,沿江沿海港口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945万标箱,较之2012年增长53%。此外,江苏省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015列,同比增长45%,持续释放“黄金战略通道”的潜力,保障国际物流畅通运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三)开放载体能级跃升
开放载体作为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发挥其特色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助力制度性对外开放。江苏致力于提升开放载体能级,从开放区来看,2020年江苏以“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为基本原则推进各类开发区整合优化,并基于宏观全局理念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以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从自贸区来看,2019年江苏自贸试验区成功落地,具体涵盖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以及连云港三大片区,自贸区增区扩容,自由贸易港迅猛发展,共同助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特殊开放功能区来看,截至2022年7月,江苏省实现13个市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全覆盖,增强综合试验区带头作用,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打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江苏对外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
二、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江苏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将对外高水平开放工作与全局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以外贸外资为例,江苏省从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口岸管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意见》到2022年最新发布的《江苏省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均围绕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制定外贸利好政策,为促进外贸外资提质增效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作为重要任务,凸显江苏省推进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心。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实施国际综合交通体系拓展计划、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计划、“丝路贸易”促进计划、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以及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计划,构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新格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一方面聚焦“外部协作”,利用城市群板块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的纵向深度与厚度,另一方面聚焦“内部协作”,采用以“高峰”带动“高原”的帮扶形式,促进区域内部优势互补。
(三)创新驱动新引擎,转型释放新动能
江苏坚持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大力培育跨境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外贸新旧动能转换。首先,江苏积极突破“卡脖子”环节,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优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实现原始创新能力跨越升级;其次,江苏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创新驱动首要地位,打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高地,尤其是首家全生命周期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的落地,为加快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再添新翼;最后,江苏聚焦改革赋能,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要素资源“强磁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江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顶层设计,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江苏应继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优化,提升全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可控能力。加强产业链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工作,发挥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推进产业链的区域协作建设,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深入聚焦国计民生、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薄弱环节,推进重点基础领域短板攻关。加快数字供应链管理和统筹协调的应用建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监测体系,提升不确定性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处置能力,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
(二)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基于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自贸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探索与国际相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加快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标准建设,在横向上扩大对外开放范围的同时于纵向上提升开放层次,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促进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畅通运转。与此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培育对外开放新动能,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化企业创新机构制度建设,加快打造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提质增效,以及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重点领域创新的引领规划和政策扶持工作,助力重点领域企业的科研攻关,补全竞争短板和助力竞争优势,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赋能。
一、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一)外贸外资提质增效
江苏省外贸依存度长期保持在40%以上,对全国经济贡献率超过10%。就贸易规模而言,江苏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从2012年的3.46万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5.21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位,贸易规模稳中向好。其中,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总值为2.93万亿元,占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值的56.3%,超过加工贸易24.7个百分点,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就双向投资而言,2021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28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6.6%,利用外资大省地位日益巩固。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0.9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82.1亿美元,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二)物流通道布局优化
江苏作为“一带一路”、长三角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叠加交汇之地,始终贯彻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完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通道布局。十年蝶变,铁路方面,江苏高铁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627公里增长至2212公里,跃居全国第三位;港口方面,截至2021年底,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12年19.5亿吨上升至2021年32.1亿吨,沿江沿海港口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945万标箱,较之2012年增长53%。此外,江苏省已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1015列,同比增长45%,持续释放“黄金战略通道”的潜力,保障国际物流畅通运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三)开放载体能级跃升
开放载体作为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始终发挥其特色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助力制度性对外开放。江苏致力于提升开放载体能级,从开放区来看,2020年江苏以“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为基本原则推进各类开发区整合优化,并基于宏观全局理念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以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从自贸区来看,2019年江苏自贸试验区成功落地,具体涵盖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以及连云港三大片区,自贸区增区扩容,自由贸易港迅猛发展,共同助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从特殊开放功能区来看,截至2022年7月,江苏省实现13个市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全覆盖,增强综合试验区带头作用,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面打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江苏对外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
二、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江苏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将对外高水平开放工作与全局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以外贸外资为例,江苏省从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口岸管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意见》到2022年最新发布的《江苏省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均围绕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制定外贸利好政策,为促进外贸外资提质增效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作为重要任务,凸显江苏省推进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心。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赋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实施国际综合交通体系拓展计划、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计划、“丝路贸易”促进计划、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以及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计划,构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新格局;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一方面聚焦“外部协作”,利用城市群板块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的纵向深度与厚度,另一方面聚焦“内部协作”,采用以“高峰”带动“高原”的帮扶形式,促进区域内部优势互补。
(三)创新驱动新引擎,转型释放新动能
江苏坚持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大力培育跨境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外贸新旧动能转换。首先,江苏积极突破“卡脖子”环节,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优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实现原始创新能力跨越升级;其次,江苏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创新驱动首要地位,打造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高地,尤其是首家全生命周期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的落地,为加快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再添新翼;最后,江苏聚焦改革赋能,连续三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要素资源“强磁场”,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江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顶层设计,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江苏应继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优化,提升全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可控能力。加强产业链的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工作,发挥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推进产业链的区域协作建设,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深入聚焦国计民生、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薄弱环节,推进重点基础领域短板攻关。加快数字供应链管理和统筹协调的应用建设,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监测体系,提升不确定性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处置能力,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
(二)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设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基于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自贸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探索与国际相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加快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标准建设,在横向上扩大对外开放范围的同时于纵向上提升开放层次,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体系,促进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畅通运转。与此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发展贸易新业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培育对外开放新动能,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化企业创新机构制度建设,加快打造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提质增效,以及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好重点领域创新的引领规划和政策扶持工作,助力重点领域企业的科研攻关,补全竞争短板和助力竞争优势,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