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成果

美育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

作者:李骏浏览:时间:2023-01-12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人文素养、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必要手段。学校是美育的主阵地,但美育的良性发展也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要求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意见表示“各地根据需求可以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但要遵循公益性原则。这则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决策部署后的又一重磅举措,这两项举措的目的旨在“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今年教育部还颁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纲要同时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构成类型、所修学分、师资比例、考核与保障等工作机制等做了规定。两个文件释放出的信号是:美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关注和协同推进美育发展。

图源:视觉中国

美育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全社会协同,意味着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三方合力联动,意味着美育应将普及性、公益性置于首位,意味着将美育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还意味着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推进机制的形成。

首先,建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三方联动机制。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即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的总体目标。而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三方联动机制更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美育师资、美育场所、美育内容的共享。如学校聘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美育教师,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开展学习传承,打破非学科类社会培训机构师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藩篱,用项目制的方式促进校内外师资进行融合交流,共享美育资源,共同开发优质美育教材,积极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学校美育项目走进家庭、社区与社会,社会美育项目走进学校和家庭。社会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引入学校和家庭美育项目,和专业文艺机构积极互动交流,定期举办各种美育实践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应有“下里巴人”,促进学生、家长和社会大众共同成长。

其次,全社会协同推进美育应将普及性、公益性置于首位。美育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公民教育,它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应当秉持“面向人人”的原则,更为注重全体公民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大中小学在“开足开齐美育课程”的同时,应联动社会机构实行非学科类社团全覆盖和全员参与,根据审美素养水平的精度测评提供培养菜单,建立成长手册,真正发挥学校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与资源在面向人人的同时,注重对受众进行细分,如博物馆面向的是一般受众,不宜过于专业,且应提供讲解,更多的是注重一般审美知识的普及,美术馆则针对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社会大众,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开展不同类型或深度的美育互动活动,影剧院的文化消费补贴项目对青少年采取一定程度的减免与优惠,网络美育内容必须进行分级与细分,确保信息接受的有效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固然要履行全面美育的职责,但文化企业也应成为有益补充,可以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开展公益美育。政府各部门在进行城乡设计与规划、建设与改造时,均应纳入“美”的要素进行考量,使“美”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全社会协同推进美育应践行美育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社会对美育的认知各不相同,或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或认为美育是一种兴趣教育,尚未能够真正理解美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实质。人对美的感知、理解与欣赏、对美的创造体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伴随人的一生,促使人不断成长与完善。因而,将美育作为终身教育,意味着不仅要将美育纳入学前教育、学校教育,而且应当纳入继续教育;同时要改变当前的美育考评机制,不是将其“纳入中考”,而是作为一种必要的日常训练,融入到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评注重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等质性指标的过程性体现,而不过度采用量化指标进行结果性考核。学校、家庭与社会不能抱有功利之心,学校不单纯将各类艺术竞赛结果作为美育成果,家长应将提高审美素养与生活情趣、鼓励创造力作为孩子艺术技能训练的目的,社会则以有质量的“美好生活”为目标提供各种美育资源。

第四,应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推进机制。国家近年来颁发了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的一系列文件,对学校“五育并举”提出了要求。而如何在“并举”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则对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当前一些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大众对“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尚且缺乏清晰的认知,举措方面尚且欠缺系统性、全面性的考量,“五育融合”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与难题。因而,首先应对“五育融合”的原理、机制与路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在达成社会共识的前提下,实施综合型师资培养工程,对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均要进行完善的顶层设计与综合改革,在制度、课程、平台等多个方面的建设开展融合探索,高度重视教育中人文价值与审美精神的重建与弘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结合起来,开发出真正适合中国需求、适合中华儿女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总之,全社会协同推进美育应始终以“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建设为依托,使美育成为“两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类型 发明人
所属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 授权时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